結直腸癌(CRC)是全球第三大致死率和第四大確診率最高的癌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病率都在增加,死亡率下降方面只有微小進展,老年患者(65歲以上)居多。最近,人類結直腸癌的幾個單細胞轉錄組譜揭示了TME內許多細胞群的身份。然而,這些了解是有限的,部分原因是數據集中缺乏癌細胞,以及缺乏可以直接測試癌細胞對巨噬細胞前體或TME其他細胞的影響。本文中,作者試圖利用人類結直腸癌的單細胞轉錄組學分析來繪制人類結直腸癌細胞和TME細胞之間假定的相互作用。于2023年11月發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IF=16.6。
技術路線:
主要研究結果:
1、單細胞轉錄組學預測癌細胞和腫瘤微環境之間廣泛的串擾
為了了解結直腸癌中癌- TME的相互作用,作者收集原發腫瘤、表型正常的鄰近結腸組織和肝轉移瘤。然后對手術樣本進行單細胞轉錄組分析(scRNA-seq)和類器官培養并行處理(圖1A)。總的來說,作者收集了16例不同腫瘤級別、分期和CMS類型的患者的腫瘤(圖1B - d)。這些腫瘤中大多數(14/16)為微衛星穩定性(MSS),其中2例為微衛星不穩定性(MSI)(圖1B)。來自腫瘤(類腫瘤)和鄰近正常上皮(結腸腺)的類器官培養至少2個月,維持4-6代,然后使用類似于原發組織的方法和試劑進行scRNA測序(圖1A, C, D)。作者從原發腫瘤中捕獲了總共38,063個細胞,從正常鄰近組織中捕獲了11,221個細胞,從4個轉移灶中捕獲了5906個細胞。體外培養的正常類器官和類腫瘤細胞分別為24,156/20,855?;?span>scRNA-seq圖譜的細胞類型分配表明,正如預期的那樣,原代樣品含有TME細胞(非上皮細胞),而類器官/類腫瘤培養僅由上皮細胞/癌細胞組成(圖1E)。為了開始了解結直腸癌中腫瘤-TME的相互作用,作者初步評估了TME的組成。原發腫瘤包含多種細胞類型,包括免疫成分(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t細胞、B細胞、漿細胞和肥大細胞),以及非免疫細胞類型,包括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和肌成纖維細胞,在患者中出現頻率不同(圖2A、B)。腫瘤上皮細胞群中的幾個小簇表明,不同患者的癌細胞表達模式不同,可能反映了不同的突變景觀。免疫細胞,尤其是巨噬細胞、T細胞和血漿/B細胞,在大多數患者中存在高豐度(圖2B)。為了從空間上理解上皮微環境的相互作用,作者還使用CODEX (CO-Detection by indEXing)空間蛋白質組學在組織學切片中生成了細胞類型注釋(圖2C, D)。不出所料,CODEX分析顯示,在正常鄰近結腸和腫瘤切片中,上皮(或癌)細胞最有可能進行同型接觸。然而,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與來自微環境的細胞相互作用的傾向更高,這可能是由于正常組織結構的破壞以及基質和免疫成分的腫瘤浸潤(圖2D)。為了全局繪制這些不同細胞類型之間的分子互擾,作者進行了細胞-細胞通信分析(見方法),揭示了癌細胞與其微環境內細胞之間廣泛的潛在受體-配體相互作用(圖2E, F)。
圖1、實驗設計概述:建立腫瘤類器官和單細胞轉錄組數據集
圖2、在人類結直腸癌中定位癌-TME相互作用
2、類腫瘤培養改變細胞類型分布,抑制與上皮免疫串擾相關的基因表達程序
接下來,作者試圖了解將癌細胞從體內腫瘤環境中移除并引入三維類器官培養如何改變其基因表達程序,特別是與TME通信相關的基因表達程序。作者最初專注于了解來自原代組織和長期類器官培養的上皮/癌細胞的特性?;?span>umap的單細胞轉錄組可視化和Pearson相關性不僅揭示了正常上皮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差異,還揭示了原代細胞和培養細胞之間的差異(圖3A, B)。在原發結腸和結腸腺樣本中,患者正常上皮樣本之間的轉錄特征有更多的一致性,而腫瘤/類腫瘤樣本之間的一致性較少(圖3B)。引人注目的是,類腫瘤細胞和結腸腺細胞的平均轉錄組彼此之間的相似性要大于它們在體內的同類細胞(圖3B)。為了解釋這一現象,作者檢查了樣本內的異質性,結果顯示,當癌細胞從原發腫瘤中移除并維持在類腫瘤培養物中時,多樣性會減少(圖3C)。然后,作者檢查了四種樣本類型(原發性結腸、類器官、原發性腫瘤、類腫瘤)中轉錄特性更類似于隱底柱狀干細胞(SC)、轉運擴增祖細胞(TA)或成熟吸收性結腸炎細胞(CC)的細胞比例(圖3D)。正如預期的那樣,作者發現,相對于正常結腸炎,原發性正常鄰近結腸中富集了分化的結腸炎細胞。它們有更多的干細胞和轉運擴增種群。有趣的是,相對于它們在體內的同類,類腫瘤也會向干細胞和轉運擴增的身份轉變(圖3D)。這些觀察結果可能是由于營養和生態位細胞因子充滿的培養條件驅動了干細胞相對于體內環境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聚焦于癌細胞,作者發現,與原發癌細胞相比,在類腫瘤培養細胞中,被抑制的基因數量多于被激活的基因數量(圖3E),以及在結腸腺培養細胞中,與正常鄰近上皮細胞相比,被抑制的基因數量更多(圖4C)。對這些下調基因的途徑分析表明,類腫瘤/結腸腺培養細胞主要抑制參與與免疫系統溝通的基因表達程序。特別是那些與白細胞遷移和炎癥有關的(圖3F)。這一發現與這些長期培養中免疫細胞的缺失是一致的(圖1D)。作者以正常鄰近結腸和結腸體作為對照基線,比較了基因在體外和體內的log2倍表達變化,發現許多在體內癌細胞中上調的基因在體外也上調。然而,類腫瘤和結腸體在體外的差異遠小于在體內的差異(擬合線性系數= 0.31 < 1,圖3G),表明在培養中腫瘤特異性基因表達程序總體上受到抑制。有趣的是,作者發現受體和配體表達的抑制大于平均水平(p值= 0.024),這表明在進入類器官培養系統時,與細胞-細胞通信相關的基因程序受到了顯著影響(圖3G)。相反,與細胞分裂、模式和代謝相關的基因表達程序在培養中相對于體內組織通常被激活。這與在培養中觀察到的干細胞和祖細胞狀態的轉變,以及從最終分化的吸收狀態的轉變是一致的(圖3D, F)。盡管在體外培養中細胞類型分布的平衡發生了這些變化,但類腫瘤和結腸腺保留了在體內環境中觀察到的上皮細胞類型和細胞類型身份的多樣性,這表明培養本身并不改變上皮細胞身份。
圖3、對類器官培養的適應抑制了參與癌- TME通訊的基因表達程序
3、繪制細胞外基質相互作用及其在體內和體外的變化
除了免疫系統之外,TME的另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細胞外基質(ECM)。在圖3所描述的腫瘤與類腫瘤的比較中,作者發現與ECM組織相關的基因本體(GO)在類腫瘤癌細胞中相對于體內癌細胞顯著下調(調整后的p值= 3.5e?08)。腫瘤與結腸、類腫瘤與結腸之間的分析表明,與正常上皮細胞相比,與ECM組織相關的基因在癌細胞中高度上調(補充圖6A, B)。在比較類腫瘤和結腸瘤時,與ECM重塑相關的差異表達基因(DEGs)相對較少,這表明與細胞外基質串擾相關的基因表達差異的主要驅動因素是體內和體外狀態之間的差異,可能是由于從內源性ECM到基質的轉。為了更詳細地了解癌細胞和正常上皮細胞之間以及體內和體外環境之間ECM細胞相互作用的差異,作者基于matrixDB的ECM網絡數據庫進行了網絡分析,該數據庫從matrietr軟件包中獲得。作者計算了體內癌細胞或類腫瘤細胞之間的兩兩基因表達相關性,并將相關性繪制為ECM網絡上的邊緣顏色。與類腫瘤細胞相比,體內腫瘤細胞中ECM基因之間的總體相關性更高。與GO分析一致,ECM網絡中多個基因的表達差異,包括膠原(COL1A1, COL1A2, COL3A1, COL4A1),纖維連接蛋白(FN1), Lumican (LUM)和骨連接蛋白(SPARC),在體內與在體外相比具有高度顯著性。成纖維細胞,包括肌成纖維細胞,是ECM的主要生產者,它們在腫瘤樣本中富集(圖2B)。重要的是,除了這些人群的比例差異外,作者發現與正常成纖維細胞相比,caf中有幾個基因上調。這些包括CTHRC1、INHBA、BGN和PDPN,所有這些已知都能促進腫瘤進展。
4、相關的人腫瘤、類腫瘤和小鼠CRC模型
考慮到TME,特別是免疫系統在結直腸癌發生和發展中的重要性,作者想知道在免疫系統完整的小鼠中,相對于常見的結直腸癌體內模型,人類類腫瘤模型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人類原發腫瘤。為此,作者詢問各種小鼠CRC模型相對于人類類腫瘤模型如何很好地概括人類原發腫瘤。作者建立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Apcmin模型,炎癥驅動型結直腸癌的AOM-DSS模型,以及內窺鏡引導下將具有致癌性Apc、Trp53、Kras和Smad4 (APKS)突變的CRISPR/ cas9工程類腫瘤原位植入同基因小鼠結腸黏膜產生的侵襲性、轉移性結直腸癌模型。與人類原發腫瘤一樣,作者觀察到在所有三種小鼠模型中,癌細胞群向干細胞樣狀態轉移。然而,與人類不同,作者在小鼠腫瘤中沒有觀察到顯著的群體向增殖瞬時擴增細胞狀態轉移。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在培養中缺乏TME,但相對于小鼠模型,人類類腫瘤特異性轉錄組與人類原發性腫瘤特異性轉錄組的相關性更好。綜上所述,這些發現表明,長期腫瘤類器官培養的主要影響是缺失了與腫瘤微環境細胞交流的基因表達程序。并且人類類器官模型可能在建模CRC方面提供了通常使用的免疫能力強的小鼠模型所沒有的優勢。
5、人類腫瘤富含致瘤性巨噬細胞狀態,而缺乏抗原呈遞和促炎性巨噬細胞狀態
最近,一些研究已經開始闡明骨髓細胞,特別是巨噬細胞在人類結直腸癌腫瘤微環境中的身份和功能。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與免疫抑制有關,在某些腫瘤類型中,巨噬細胞消耗可以增強腫瘤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的反應。TAMs表現出獨特的轉錄基因表達程序,認為主要受TME的影響(例如,營養可利用性、缺氧、纖維化基質、CAFs和其他免疫細胞類型)。作者最初在體內來源的單細胞轉錄組數據中檢查了髓系群體的身份和分布(圖4A, B)。作者發現了大量巨噬細胞,包括與腫瘤(原發性或肝臟轉移)或正常鄰近組織(正常結腸或肝臟)相關的巨噬細胞。作者還發現了許多其他的髓樣樹突狀細胞(DC)類型,包括效應T細胞運輸和過繼T細胞治療所需的BATF3+ DC,引發細胞毒性T細胞反應的CD1c+ DC,腫瘤相關的LAMP3 + DC和LILRA4+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接下來,作者試圖描述存在的主要巨噬細胞亞群。通過聚類和差異表達分析(見方法),作者確定了三個主要人群:IL1B+狀態,SPP1+狀態和C1QC+狀態(圖4C)。這些狀態以基因群的共表達為特征,并以標志基因IL1B、SPP1和C1QC的表達命名。通過檢查巨噬細胞中這些狀態在不同樣本類型中的分布,發現C1QC+狀態在正常鄰近結腸組織中最為普遍,在那里它與抗原呈遞和適應性免疫反應的調節有關(圖4D-F)。IL1B+狀態在正常肝組織中最為普遍,并以炎癥反應特征為特征(圖4D-F)。IL1B+狀態在正常肝組織中最為普遍,并以炎癥反應特征為特征(圖4D-F)。相比之下,SPP1+狀態在腫瘤中相對于其他狀態更為普遍,無論是原發性腫瘤與正常結腸、肝轉移與正常肝臟、晚期腫瘤與早期腫瘤(圖4F)。作者預測在這些狀態下癌細胞和巨噬細胞之間廣泛的受體-配體相互作用。SPP1+狀態的特征是糖酵解基因表達程序、對氧水平的反應以及與ECM組織相關的基因表達程序(圖4E)。重要的是,SPP1+巨噬細胞先前與適應性免疫反應的抑制有關,因此被認為是一種促腫瘤狀態。與此一致,作者在微衛星穩定(MSS)腫瘤中發現了豐富的SPP1+巨噬細胞,相對于高突變的微衛星不穩定(MSI)腫瘤,通常被認為更具免疫抑制性,其中巨噬細胞優先處于炎性IL1B狀態(圖4G)。先前的研究表明,巨噬細胞向SPP1+狀態的極化是TME特性的結果,包括氧張力、FAP+癌癥相關成纖維細胞的存在和ECM組成,這與作者的途徑分析一致(圖4E)。有趣的是,SPP1本身編碼骨橋蛋白,骨橋蛋白是一種分泌的ECM成分和CD44的配體,已知具有促腫瘤和免疫抑制活性。在TCGA數據集(COAD和READ)中檢測SPP1及其受體CD44的表達顯示,相對于正常組織,該受體-配體對在腫瘤中一致上調,而C1QC在TCGA腫瘤中的表達顯著降低。與這些報道的SPP1和巨噬細胞在SPP1+狀態下的功能一致,通過SPP1特征富集對結直腸癌TCGA轉錄組進行分層顯示,當腫瘤具有高SPP1特征時,患者生存率顯著降低(圖4H)。鑒于這些結論主要來自單細胞轉錄組學分析,作者使用CODEX在腫瘤和正常鄰近組織的組織學切片中尋找支持的空間證據。作者觀察到,存在于組織學正常的結腸上皮中的巨噬細胞更可能是HLA-DQA1+ (C1QC+狀態的代理標記物),而存在于腫瘤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更可能是SPP1+(圖4I-K)。此外,單分子熒光原位雜交證實了SPP1在結直腸癌組織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中的表達(圖4L)??傊?,這些數據表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主要處于SPP1+免疫抑制狀態(特別是在MSS腫瘤中),腫瘤抑制促炎和抗原呈遞狀態。
圖4、人結直腸癌中的骨髓細胞和巨噬細胞狀態
6、適應性免疫細胞及其與巨噬細胞狀態的關系
適應性免疫細胞是腫瘤微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對了解腫瘤和TME如何促進“冷”腫瘤的免疫抑制非常感興趣。因此,作者在數據集中檢查了T細胞和B細胞譜系。作者鑒定了主要的T/NK細胞亞群,包括幼稚T細胞或記憶T細胞(Tn/Tm, CCR7 +),調節性T細胞(Tregs, FOXP3 +),效應T細胞或效應記憶T細胞(Teff/Tem, GZMA/GZMB +),短壽命效應細胞(SLEC, KLRG1 +), NKT細胞(CD3 + NKG7 +)以及循環T細胞(MKI67 +), T-癌細胞雙細胞簇和NK細胞。這些T/NK細胞亞群的分布因樣本類型和腫瘤分期而異,腫瘤和肝轉移樣本顯示出一些共性,盡管解剖位置不同。具體來說,作者觀察到腫瘤組織中Tregs、Teff/Tem的富集,以及Tn/Tm和NK細胞相對于正常結腸/肝臟的減少。在晚期患者中,Tregs的比例也呈上升趨勢,Teff/Tem群體減少,表明免疫抑制環境更加明顯。對于幾乎所有的T細胞亞群,基于一組已知的T細胞衰竭標志物計算的衰竭評分,當比較TME中的T細胞與鄰近正常組織中的T細胞時,顯示出顯著的升高。最后,作者通過觀察每個樣本中處于不同狀態的T細胞比例與巨噬細胞中IL1B/SPP1/C1QC平均狀態概率之間的相關性,觀察巨噬細胞狀態與T細胞狀態之間是否存在關聯。如圖4M、N所示,IL1B+炎性巨噬細胞狀態與Tn/Tm和NK細胞比例高度相關。相反,SPP1+狀態與Treg、SLEC和NKT細胞比例呈正相關,與Tn/Tm、Teff/Tem、NK細胞和循環T細胞比例負相關,與SPP1+巨噬細胞和骨橋蛋白本身在腫瘤免疫抑制中的作用一致。C1QC+狀態概率幾乎呈現相反的趨勢。如果僅將腫瘤樣本納入分析,這一趨勢更為顯著(圖4N)。這些觀察結果與作者的研究以及更廣泛的文獻中的觀察結果一致,即SPP1+巨噬細胞狀態指示免疫抑制性TME。這進一步表明T細胞和巨噬細胞狀態是高度協調的,可能是由于兩種細胞類型之間的串擾。對B/漿細胞亞群進行了一組類似的分析。作者鑒定出na?ve B細胞、循環/分化B/漿細胞和表達不同抗體的漿細胞亞群。在正常結腸中,B細胞主要以表達igha1的漿細胞的形式存在,參與維持腸道免疫。在大多數癌癥患者中,存在向表達ighg1的漿細胞的轉換。在計算與巨噬細胞狀態概率的相關性時,在高SPP1+巨噬細胞特征的樣本中觀察到B細胞增殖和分化受到抑制(Pearson相關性= - 0.37),而在高C1QC+狀態的樣本中觀察到相反的趨勢(Pearson相關性= 0.47),這可能表明這些巨噬細胞在腫瘤TME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7、結直腸癌小鼠模型概括了人類腫瘤中巨噬細胞狀態的分布
最終,這些在人體組織中的分析為結直腸癌的腫瘤-免疫TME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但是在人體系統中進行功能實驗的平臺嚴重有限,小鼠模型仍然是進行針對腫瘤-TME相互作用的功能分析的主要平臺。因此,作者回到前面介紹的三種廣泛應用的結直腸癌小鼠模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Apcmin/+模型,炎癥驅動的結直腸癌的AOM-DSS模型,以及內鏡引導下原位植入的轉移性結直腸癌的APKS類腫瘤模型(圖5A)。與人類相似,這些小鼠模型顯示出與正常小鼠結腸相似的TME組成,具有顯著的髓系細胞浸潤(圖5A, B)。繪制小鼠模型中預測的受體-配體相互作用,并將這些相互作用與人類觀察到的相互作用進行交叉對照,顯示小鼠腫瘤僅捕獲了人類中發現的約一半的受體和配體(圖5C, D)。這可能與小鼠模型中相對于人類類腫瘤的DEG恢復的限制有關,與原發人類腫瘤相比。然而,盡管存在這種明顯的局限性,但對小鼠巨噬細胞中人類組織中發現的狀態的存在和分布的檢查顯示,IL1B +、SPP1 +和C1QC+狀態都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來(圖5E)。與人體組織一致,與正常結腸相比,三種小鼠腫瘤模型中SPP1+狀態均豐富,C1QC+狀態均受到抑制(圖5F)。因此,雖然這些小鼠腫瘤模型并不能完全反映作者在人類中觀察到的細胞類型分布和假定的癌- TME通訊,但它們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與惡性腫瘤相關的巨噬細胞狀態變化。
圖5、小鼠結直腸癌模型再現了人類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狀態
8、癌細胞指示巨噬細胞進入致瘤前免疫抑制狀態
TME與腫瘤內巨噬細胞極化有關,然而,癌細胞本身直接影響巨噬細胞身份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特別是在結直腸癌中。因此,作者開始通過利用類腫瘤模型系統來解決癌細胞影響巨噬細胞極化的程度,該系統不含TME成分,并且缺乏TME串擾背后的基因表達程序。為此,作者通過人M-CSF刺激在體外產生人單核細胞來源的巨噬細胞,然后將這些巨噬細胞引入正常的類器官或類腫瘤培養物中,隨后對培養物中的巨噬細胞和上皮成分進行單細胞轉錄組學分析(圖6A)。作者觀察到巨噬細胞向SPP1+狀態的明顯轉變(圖6B, C),這種轉變在與來自5個不同患者的類腫瘤共培養的巨噬細胞中一致出現(圖6C)。在一些患者來源的培養物中,IL1B+狀態也適度誘導,同時抑制C1QC+狀態,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圖4中觀察到的腫瘤組織與正常相鄰組織的體內狀態(圖6C)。有趣的是,患者28的癌細胞對巨噬細胞的存在沒有反應,這表明可能延長培養時間可能導致對TAM的存在作出反應的轉錄程序的表觀遺傳抑制,和/或在這種類腫瘤系中骨橋蛋白受體CD44的低水平(圖6B, D)。來自患者86和92的類腫瘤培養物對巨噬細胞的存在有反應,并且相對于來自患者28的無反應的癌細胞表達更高水平的CD44(圖6C-E)。作者觀察到巨噬細胞與類腫瘤共培養足以誘導巨噬細胞極化進入SPP1+狀態,這引發了幾個問題。TME的其他各個方面都與巨噬細胞極化有關,包括癌癥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的存在,而癌細胞與CAFs在巨噬細胞中引發這種反應的相對貢獻尚不清楚,癌細胞引發SPP1+極化反應的機制也不清楚。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作者對巨噬細胞單獨進行了額外的共培養實驗,巨噬細胞與類器官/類腫瘤共培養,與CAFs共培養,與CAFs和類器官/類腫瘤共培養,或與類器官/類腫瘤條件培養基共培養,然后進行單細胞轉錄組分析。在這里,作者使用患者8和24的類腫瘤和正常鄰近類器官,觀察到相對于癌細胞,CAFs誘導SPP1+巨噬細胞極化的能力有限,并且癌細胞和CAFs的存在都會引發最強的SPP1+巨噬細胞極化。有趣的是,將類腫瘤/類器官條件培養基應用于巨噬細胞培養并不足以誘導SPP1極化,而是誘導其向C1QC+免疫原狀態極化,這表明SPP1極化需要巨噬細胞與上皮細胞直接接觸。將巨噬細胞暴露于癌細胞培養(含或不含CAFs)的最明顯結果是向SPP1+狀態極化。SPP1基因產物骨橋蛋白是一種具有多效信號功能的細胞外基質蛋白。雖然TAM產生的骨橋蛋白有助于減弱對癌癥的適應性免疫反應,但它具有廣泛的癌細胞自主功能,包括促進上皮-間質轉化(EMT),這與其與CD44和整合素αvβ3相互作用下游的癌癥干細胞特性和轉移傾向增加有關。因此,作者研究了癌細胞對共培養中巨噬細胞的反應性質。巨噬細胞的引入導致患者源性類腫瘤和正常鄰近類器官中不同程度的差異基因表達,有趣的是,通常與癌細胞的細胞周期減少有關,但與巨噬細胞周期增加有關(圖6F)。與巨噬細胞共培養后,類腫瘤和類器官中EMT特征基因表達增加(圖6G),患者86和92中間充質標志物Vimentin上調(圖6H)。這一發現與癌癥誘導的巨噬細胞SPP1促進EMT的模型一致,可能為先前觀察到的SPP1表達與結直腸癌轉移之間的聯系提供了機制基礎。最后,作者詢問巨噬細胞引入類腫瘤培養物在多大程度上再現了體內觀察到的巨噬細胞-癌受體-配體串擾。將體外受體-配體相互作用疊加在體內癌細胞和巨噬細胞之間的完整相互作用組上(圖6I),表明這些相互作用的一個子集在培養中重新建立(圖6I),包括SPP1-CD44相互作用等。這種預測的SPP1-CD44相互作用通過近端結扎實驗在類腫瘤-巨噬細胞共培養中得到了驗證(圖6J)。綜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人腫瘤源性類器官培養在體內抑制癌細胞與TME之間串擾的轉錄程序。然而,這一明顯的局限性也為特異性腫瘤- TME相互作用的重點重建提供了機會,使這些相互作用在體內高度復雜的系統中進行功能評估的簡化方法成為可能
圖6、在類腫瘤培養中重建癌-巨噬細胞相互作用
結論
本研究揭示了人類患者源性腫瘤類器官培養系統的缺點和優點,為利用這些系統進行結直腸癌研究和治療開發提供了一個框架。
實驗方法
單細胞測序、類器官培養、單分子熒光原位雜交。CODEX染色
參考文獻
Li N, Zhu Q, Tian Y, Ahn KJ, Wang X, Cramer Z, Jou J, Folkert IW, Yu P, Adams-Tzivelekidis S, Sehgal P, Mahmoud NN, Aarons CB, Roses RE, Thomas-Tikhonenko A, Furth EE, Stanger BZ, Rustgi A, Haldar M, Katona BW, Tan K, Lengner CJ. Mapping and modeling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ma interactions with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Nat Commun. 2023 Nov 30;14(1):7915. doi: 10.1038/s41467-023-43746-6. PMID: 38036590; PMCID: PMC10689473.